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共绘矿业绿色智能发展新蓝图 2025中国绿色智能充填采矿大会在太原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5-04-02 17:45:24阅读:

3月29日至30日,由js5金沙6038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国机电产品流通协会绿色智能矿山分会绿色智能矿业平台《矿业研究与开发》理事会主办的2025中国绿色智能充填采矿大会在太原市隆重召开。大会围绕“聚焦绿色智能充填,锻造矿业新质生产力”的主题,汇聚了全国近600名矿业精英,包括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共襄盛举。js5金沙6038经济与管理学院矿业工程学院、安全与应急管理工程学院多位领导和老师出席会议,共同擘画矿业绿色智能发展新蓝图。

开幕式上,作为大会组委会主席js5金沙6038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栗继祖教授详尽阐述了学院近年来在学科建设领域取得的显著成就。作为山西省重点建设的经济管理类学院,js5金沙6038经济与管理学院已建成以矿业经济与管理为特色的学科体系,其中工程管理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凭借学校的工科优势,旨在培养适应矿业转型升级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他着重指出,学院始终坚守“立足山西、服务矿业”的办学宗旨,近年来,通过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持续优化课程体系、不断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成功构建了“本-硕-博”无缝衔接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新模式。

栗继祖表示,全球矿业正经历深刻变革,绿色化、智能化和低碳化已成为行业转型的核心方向。充填采矿技术作为实现无废矿山深地开发的关键支撑,不仅能有效缓解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也将在构建矿业新质生产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未来,矿业的发展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推动采矿业向安全、高效、可持续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迈进。js5金沙6038将重点推进三大方向:一是加强科技攻关,解决深部资源绿色开采、低碳充填材料、矿山数字孪生等核心技术难题;二是深化产教融合,通过校企合作平台加速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应用;三是构建创新生态,联合行业龙头企业,搭建涵盖技术、人才和标准的一体化平台,为矿业新质生产力提供全链条支撑。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爱祥在大会上作了题为《金属矿膏体充填绿色开采发展与前沿》的专题报告。他深入剖析了金属矿膏体充填技术的理论基础与核心关键技术,并对该技术的未来发展路径进行了展望。吴爱祥表示,膏体充填技术具备更安全、更环保、更经济、更高效的优势,是推动矿业绿色智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过去30年,中国膏体充填技术经历了探索引进、创新突破和推广应用等3个阶段,如今已迈向世界舞台的中心,在国际充填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吴爱祥指出,面对双碳目标和深地开采挑战,矿业需要进一步深化土体流变理论,创新膏体充填技术,研发更先进的充填装备,以推动行业迈向更高水平的发展阶段。

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副会长连民杰在大会上提出,绿色矿山建设应从6个核心方向推进,包括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绿色能源使用、科技创新、环境保护与修复、安全生产管理以及社会责任履行。他特别强调,绿色矿山的建设不仅要注重生态修复,还要与当地社区建立良性互动关系,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矿业生态圈。未来的矿业发展将更加依赖科技创新和绿色理念的贯彻,推动行业向更高效、更环保、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初审:王   戎

复审:杨振东

终审:闫   新


[作者:戴鸢 来源:经济与管理学院 ]
学院新闻